当前位置:
首页
> 企业文化 > 典范探讨

从信息化到数字化

发布日期:2023-04-26 信息来源:党委办公室 作者:李晓丽 字号:[ ] 分享

信息化的核心和本质是运用网络、计算机、数据库等信息技术,实现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和业务数据记录,其重点关注的是业务流程优化,典型的工具是信息化系统。

信息化实质上可理解为业务数据化。它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业务信息进行记录、储存和管理,通过电子终端呈现,如技术信息化(工具类软件等)、管理信息化(业务管理系统等)、基础信息化(网络和安全架构等),它可以使企业内各方面的人员清楚的了解到“业务状态是怎样的”,“流程走到了哪一步”等,合理配置企业资源,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。信息化呈现核心特征:一是从应用的广度上看,信息化主要是单个部门和单项业务的应用,很少有跨部门的整合与集成,其价值也主要体现在局部有限的管理和效率提升;二是从应用的深度上看,信息化只是将线下的流程和数据搬到了线上,借助信息技术提升了存储、处理和传递的效率和可靠性,在线上可以更清晰全面的看到整体业务状况、各个环节的进展情况,提高工作效率,并不涉及对流程的重构和对数据的打通和数据资产化处理,业务流程和数据分散地存储在不同的系统中;三是从思维模式上看,信息化是为了高效的、严格的对线下物理世界的活动进行管控,流程是核心,信息系统是工具,数据是信息系统的副产品。

数字化的核心和本质是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区块链、BI、AI、5G等数字技术,实现企业的业务和管理创新,增强企业竞争力,其重点关注的是“数据驱动”业务,典型的工具是数据化系统(如:数据仓库,数据湖,智能分析平台等)。

数字化可理解为数据业务化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缺乏互通,形成了信息孤岛,数字化要打通各个信息孤岛,让数据得以连接,通过基于大量沉淀在业务系统中的运营数据,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地、多维地分析,不断融入到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活动中,通过数据发现问题、发现规律,用数据优化业务组合,优化业务流程、优化经营模式,实现企业的持续创新、持续发展。这个过程,是技术实现的过程,更是思维模式转变的过程,需要在高层管理、中层管理和基层员工内形成思想共识。数字化呈现核心特征:一是从应用的广度上看,数字化不是一个部门、一个流程、一个系统的变革,可能要涉及企业全业务、全流程的系统性改革,会牵扯到企业所有组织、所有流程、所有业务、所有资源、所有数据、所有系统;二是从应用的深度上看,数字化会为企业带来从商业模式、运营管理模式到业务流程、管理流程的全面创新和重塑。数字化打破了部门壁垒、数据壁垒,实现跨部门、跨单位的系统互通、数据互联。在数字化时代,数据被全线打通融合并形成数字资产,赋能企业业务、运营、决策;三是从思维模式上看,信息化时代是以流程为核心,数字化时代则是以数据为中心。企业的思维模式从流程驱动转向数据驱动,数据是物理世界在数字化世界中的投影,是一切的基础,而流程和系统则是产生数据的过程和工具。

对于企业来说,信息化、数字化并不矛盾,数字化是信息化发展到高阶段的产物,它并不是对信息化的推倒重来,而是要基于对企业以往信息系统的整合优化,提升管理和运营水平,用新的技术手段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,以支撑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、数字化转型的新要求。数字化转型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信息化的升级和改进,数字化技术的连接力、协同力、洞察力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化成熟度基础之上的,信息化是基础,没有信息化就无法沉淀出数据,而没有准确、完整的数据,数字化转型就不可能真正实现。(供稿单位审核:胡晓博)




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
浏览次数: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